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肿瘤护理专题
    戚熠, 谭艳, 李旭英, 李华, 刘佳惠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1):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1.001
    目的 检索并总结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1篇临床决策、8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2篇证据总结、4篇专家共识,总结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评估工具、适应证、术前营养支持、能量目标需要量、营养制剂选择、肠内营养途径、术后营养支持7个方面的24条证据。结论 建议各医院组建肠内营养管理多学科团队,对胃癌手术患者落实营养风险筛查,结合医院和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胃癌患者肠内营养干预方案。
  • 文献研究
    林连丹, 廖婉成, 张凯波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3): 170-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3.009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横断面研究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定性分析、归纳与总结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与结果。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涉及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29个,总结为人口社会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及网络使用和培训经历3个方面。影响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年龄、居住地及病程,次要因素为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居住方式、糖尿病并发症、自评健康状况、健康信息来源渠道、网络使用频率、感知网络健康信息有用性,性别为尚存在争议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可依据影响因素的贡献度优化护理措施,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 综述
    冯医农, 李彬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1): 5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1.013
    远程心脏康复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物联网设备相互结合的产物,对促进患者心脏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远程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相关智能化设备及应用效果,同时也总结了远程心脏康复的意义及应用局限,以期为我国远程心脏康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远程医疗管理专题
    赵敬, 裴永菊, 王卫香, 倪明辉, 彭胜伟, 任建伟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39-7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3
    远程医疗是医疗卫生人员利用通信设施及智能化电子设备为患者进行远程疾病监测和康复指导。文章对远程医疗在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康复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应用效果、应用局限及挑战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康复服务提供参考。
  • 远程医疗管理专题
    丁敏, 成李, 嵇初敏, 邹玉娇, 张美, 沈月红, 吴燕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33-7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2
    目的 综合目前应用远程医疗管理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的相关证据,以期为IBD患者远程照护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Cochrane Library、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国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指南网、Campbell协作网、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医疗研究与质量局网站、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美国远程医疗协会、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中与IBD患者远程医疗管理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23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证据综合。结果 共纳入文献11篇,其中包含1篇指南和10篇系统评价。从远程管理评估、远程管理、远程管理效果、存在的问题4个维度进行归纳,最终形成11条最佳证据。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评估IBD患者的实际病情及个人意愿,合理使用远程医疗,为IBD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
  • 肿瘤护理专题
    何星月, 黄雅莲, 方艳春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1): 1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1.003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参与康复运动的体验及需求,为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运动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4年3月在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apability,opportunity,and motivation-behavior,COM-B)模型为框架,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鼻咽癌放疗患者参与康复运动动机不足(认知不足、负性情绪、身体症状困扰);能力匮乏(康复运动知识及技能欠缺、自我管理能力差);机会寻求(情感支持与鼓励、客观条件限制、个性化需求、延续性护理支持)。结论 鼻咽癌患者参与康复运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纠正康复运动认知偏差,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运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及需求,以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实现康复成效最大化。
  • 肿瘤护理专题
    张徐洁, 张舵, 李咪琪, 江敏, 商薇薇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1): 8-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1.002
    目的 探讨门诊日间诊疗中心的“走读”式治疗模式在乳腺恶性肿瘤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单位2020年10月-2023年4月收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为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在病房采用传统治疗模式进行靶向治疗的100例患者,观察组为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门诊日间诊疗中心应用“走读”式治疗模式进行靶向治疗的100例患者。比较两组治疗费用、治疗时间、治疗等待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费用、治疗时间、治疗等待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19.139,P<0.001;t=38.169,P<0.001;t=15.236,P<0.001),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7.792,P=0.006)。结论 “走读”式治疗模式可减少乳腺恶性肿瘤患者靶向治疗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干预方案并推广应用。
  • 论著
    成小清, 袁丹, 蔡益兰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3): 133-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3.001
    目的 构建肺结核患者心理痛苦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3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区收治的23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n=162)和验证组(n=7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肺结核患者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进行可视化展示,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肺结核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为42.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结核病病程、合并糖尿病、应对方式、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结核病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敏感度为0.843,特异度为0.801;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敏感度为0.874,特异度为0.791。两组Hosmer-Lemeshow检验均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肺结核患者心理痛苦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风险人群,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老年护理专题
    李娜, 李宇, 贾玉玲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2): 78-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2.003
    目的 分析国内外老年护理领域陪伴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老年护理领域陪伴机器人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6.1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86篇、英文文献318篇。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心理健康、老龄化、人机交互等方面,而国外研究则更关注神经精神症状、患病率、疗养院居民等。结论 国内外对老年护理领域陪伴机器人的研究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发展较早且渐趋成熟,国内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未来应加强作者、机构间的合作,借鉴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促进陪伴机器人在老年护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老年护理专题
    吴晶, 张芹, 程婷, 彭慧, 刘亚琼, 王媛媛, 韩永红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2): 7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2.002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服药偏差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综合科收治的264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和改良版用药偏差评估工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在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偏差发生率为60.61%,最主要用药偏差类型是漏服药物,其次为非规律服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数量、认知功能、服药依从性是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间发生服药偏差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发生率较高,其服药偏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院外服药管理措施,以降低服药偏差发生率。
  • 远程医疗管理专题
    王丹, 康华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27-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1
    目的 系统整合医护人员参与老年人移动医疗照护的体验及感受。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医护人员参与老年人移动医疗照护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 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汇聚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41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新类别,最终得出3个整合结果:医护人员参与老年人移动医疗照护的积极体验;医护人员参与老年人移动医疗照护的障碍;医护人员参与移动医疗的多维度策略。结论 老年人的移动医疗照护需识别障碍因素,加强多维策略应对,提升医护人员在老年移动医疗照护实践中的核心作用。
  • 论著
    宁美, 陈晨, 张洲一, 罗佳华, 李中华, 康艳, 魏金波, 赖惠萍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44-7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4
    目的 采用Kano模型分析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Kano模型设计包含有疾病相关需求、专业护理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健康教育方式5个维度、33个条目的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问卷。于2023年1月—2024年3月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市4所三甲医院造口门诊的323例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包括7个必备需求、11个期望需求、12个魅力需求和3个无差异需求。在重要度-满意度矩阵中,优势区包括10个条目,待改进区包括8个条目,次要改进区包括3个条目,保留区包括12个条目。 结论 Kano模型能全面、准确地识别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需求属性来确定护理服务的优先顺序,进而提升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论著
    董玲, 欧玉兰, 李增, 陈茜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3): 139-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3.002
    目的 系统整合肠造口术后患者性生活体验,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干预策略以及改善肠造口患者性生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肠造口术后患者性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运用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归纳为7个类别,并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积极的性生活体验;消极的性生活体验;对性生活的认知不足以及缺乏性生活相关信息。结论 医护人员应注重肠造口患者术后心理、社会支持,完善术后性相关健康教育,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专科护理
    谢婧, 朱明珠, 杨丽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49-7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5
    目的 探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日间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术后行日间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日间化疗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护理模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抑郁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比较两组化疗后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Z=-2.698,P=0.007),社会支持度总分高于对照组(Z=-6.750,P<0.001),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Z=-7.751,P<0.001)。结论 基于正强化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宫颈癌日间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度,缩短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实践经验
    徐瑛萱, 王琛, 姜曼, 丁雪丽, 孙晓方, 单信芝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59-7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7
    本研究通过整合消化内科医疗及护理、营养科、药剂科、信息科及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志愿者等多学科资源,结合自主开发的全程管理随访信息化系统对IBD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并提供诊后智能随访监测服务。该系统上线后已累计随访炎症性肠病患者780余人,目前有超过200人正在接受随访,该模式有效控制了IBD患者病情的进展,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了针对IBD患者的动态化随访与个体化诊疗指导,有助于提升IBD患者全病程管理质量,简化就诊流程,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 健康教育
    申飞飞, 李志云, 邓婷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64-7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8
    目的 探讨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疾病治疗及照顾者照顾能力、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8月收治的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照顾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9月-2024年3月收治的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照顾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LEARNS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照顾者照顾能力以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297,P<0.001),并发症发生率及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低于对照组(χ2=8.073,P=0.045;t=-5.833,P<0.001),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6.994,P<0.001)。结论 LEARNS健康教育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疾病预后有积极影响,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满意度。
  • 老年护理专题
    陈莲, 陈信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2): 67-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2.001
    目的 调查医养结合医院老年患者运动恐惧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2024年4月选取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地洞口分院的283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将前70%的患者设为建模组(n=198),后30%的患者设为验证组(n=8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养结合医院老年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其预测效能。结果 医养结合医院老年患者运动恐惧发生率为53.3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慢性病数量、体质指数、家人探望频率、抑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有无视力障碍、肢体疼痛、衰弱是医养结合医院老年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敏感度为0.933,特异度为0.903;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敏感度为0.948,特异度为0.903。两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均P>0.05。结论 医养结合医院老年患者运动恐惧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构建的医养结合医院老年患者运动恐惧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为医护人员提供高危人群的筛选工具。
  • 综述
    缴健菲, 刘跟莉, 段国涛, 孙晴晴, 管淑敏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3): 195-1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3.014
    近年来,关于骨科患儿日间手术疼痛管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多模式镇痛策略的应用、局部麻醉技术的优化以及非药物疗法的探索。这些进展有助于减轻骨科患儿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儿的术后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骨科患儿日间手术开展现状、疼痛评估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疼痛管理的策略,以期为骨科患儿日间手术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 中医护理
    邵翠, 王圣敏, 宋艳芳, 王振琳, 宋康康
    中国临床护理. 2025, 17(2): 101-1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5.02.008
    目的 探讨中药水罐疗法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伤科2022年2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骨伤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罐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4.404,P<0.001),JOA评分高于对照组(t=-3.599,P=0.001),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Z=3.383,P=0.001)。结论 中药水罐疗法对于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及肢体功能具有显著疗效,适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护理教育
    张宜佳, 任建坤, 刘纪元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68-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9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超星学习通在脑卒中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22级3年制全日制护理专科护生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超星学习通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深度学习水平。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深度学习水平均显著好于对照组(t=-3.816,P<0.001; t=-4.109,P<0.001; t=-3.935,P<0.001)。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联合超星学习通,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脑卒中护理实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