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专题
    刘佳, 黎莉佳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9): 533-5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9.002
    目的 调查长沙市三甲医院第三方人事代理护士的留职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长沙市4所三甲医院206名第三方人事代理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心理资本问卷以及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第三方人事代理护士留职意愿量表总分为(17.28±4.61)分,条目均分为(2.88±0.5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工资收入、家人支持度、心理资本以及职业认同水平为第三方人事代理护士留职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R2=0.755,调整后R2=0.725;F=15.137,P<0.001),解释总变异的72.5%。结论 长沙市三甲医院第三方人事代理护士留职意愿偏低,护理管理者应着重关注月工资收入、家人支持度、心理资本水平以及职业认同水平低的第三方人事代理护士,改善其工资待遇,加强其组织心理支持,提升其职业认同,进而提升其留职意愿。
  • 个案护理
    何迎亚, 孙双全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5): 325-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5.016
    总结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早期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维持循环稳定;动态性目标化血压血糖管理,预防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健康结局;舒适化护理,改善患者口渴困扰;早期开展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经过8 d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 护理管理
    王云霞, 何露, 殷承英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5): 301-3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5.010
    文章总结了以三级医院为主导,借助“护理服务到家”平台为有居家护理需要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实践经验。2021年9月-202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开展48种上门护理服务项目,共计完成 2 045个上门护理服务订单,患者满意度100%。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惠及了较多有需求的人群,用户满意度高。本阶段的上门护理服务还存在护士人力资源不足、上门护理服务项目有限等局限,安全隐患也需引起重视,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 综述
    贺伊蓓, 付阿丹, 胡雪梅, 李蒙, 何小琴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8): 517-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8.012
    文章对自由饮水训练的概念、适用人群、训练原则和方法以及自由饮水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自由饮水训练在吞咽康复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论著
    刘艳, 王兵, 王洪波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8): 463-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8.001
    目的 探讨照顾者在女性肠造口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照护体验,为制定相应的护理支持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12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肠造口患者的家庭照顾者41名,对其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女性肠造口家庭照顾者不同疾病阶段照护体验的4个主题。(1)围手术期:疾病认知不足,饮食量及睡眠质量下降。(2)出院准备期:疲惫感增加。(3)调整期:渴求专业指导。(4)适应期:创伤后成长。结论 不同阶段女性肠造口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是动态变化的,医护人员应给予家庭照顾者个体化的技术指导、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家庭照顾者克服困难,提高女性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
  • 专科护理
    刘一玲, 张力, 许琍文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9): 551-5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9.006
    目的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行为意向,旨在为老年住院患者制定跌倒预防临床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制定访谈提纲,于2024年1-2月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老年科的1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取出3个主题和9个子主题。分别为:患者跌倒预防态度不一(积极态度、消极态度);患者跌倒预防行为受多方力量支持(医护支持、家属支持、周围群体支持);患者跌倒预防意向受多种因素影响(跌倒预防知识缺乏、性格特征、害怕跌倒后增加家人负担、担忧跌倒后的不良后果)。结论 医护人员应纠正患者消极态度,充分调动家庭支持系统,制定个性化跌倒干预方案,从而促使患者跌倒预防意向转变与行为发生,降低跌倒发生率。
  • 新生儿护理专题
    余欣, 沙晓妍, 孙黎, 胡改青, 张瑞英, 梁茜, 贺芳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5): 265-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5.001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现实声音仿真技术的母亲声音刺激对极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出生的76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增强现实声音仿真技术的母亲声音刺激干预,连续干预14 d。比较2组生长发育指标、心率、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心率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0.318,P<0.001; F组间=7.399,P<0.001;F交互=9.281,P<0.001),观察组达到全肠内营养天数短于对照组(t=2.621,P=0.011)。2组干预后身长、头围、体质量、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增强现实声音仿真技术的母亲声音刺激对极早产儿干预效果良好,可稳定早产儿的心率,促进患儿尽早达到全肠道喂养。
  • 文献研究
    孟欣, 李玉平, 李瑞, 户俊凯, 王桂华, 张琳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6): 367-3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6.009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筛查与评估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规范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及相关网站中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筛查与评估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检索、分类及质量评价,汇总证据条目并总结证据。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1篇、标准2篇,整合营养筛查与营养评估2个方面共13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筛查与评估的最佳证据切实可行,医护人员可在多学科合作和循证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标准化的营养管理。
  • 论著
    刘晓清, 马俊杰, 周纪云, 王硕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5): 276-2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5.004
    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有关ICU护士道德困境体验的质性研究,为临床制定减轻道德困境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EBSCOhos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ICU护士道德困境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的文献,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9篇研究,提炼出39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8个新类别,综合得出3个整合结果:造成ICU护士道德困境的因素、道德困境的感受、道德困境的应对方式。结论 ICU护士道德困境的产生常与多种因素相关,道德困境会对ICU护士身心产生伤害,威胁护理安全。建议积极关注ICU护士的道德困境问题,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支持系统,帮助护士积极应对道德困境。
  • 新生儿护理专题
    于相玲, 赵晓燕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5): 273-2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5.003
    文章总结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桡动脉置管后导致穿刺侧肢体动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早期识别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给予硝酸甘油局部湿热敷患肢扩张血管,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尿激酶溶栓,配合氧气吹拂患肢局部、硫酸镁湿敷等多项综合护理措施。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和精细化护理,患儿血液循环恢复,患肢手指颜色、手指活动恢复正常,33 d后康复出院。
  • 调查研究
    朱娜, 桂园园, 李敏, 魏洪娟, 李强, 刘红敏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7): 449-4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7.013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符合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调查表对269例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得分为(66.92±26.4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患慢性病、职业、自理能力是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R2=0.192,ΔR2=0.167,F=11.751,P<0.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大、自理能力差、患有慢性病的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需求尤为突出。应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需求,从而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远程医疗管理专题
    赵敬, 裴永菊, 王卫香, 倪明辉, 彭胜伟, 任建伟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12): 739-7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12.003
    远程医疗是医疗卫生人员利用通信设施及智能化电子设备为患者进行远程疾病监测和康复指导。文章对远程医疗在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康复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应用效果、应用局限及挑战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康复服务提供参考。
  • 论著
    宋敏, 隆秀辉, 燕娜娜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8): 468-4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8.002
    目的 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空间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且出院后1年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运动锻炼自我效能量表以及生活空间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空间得分为(42.49±10.9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合并其他慢性病、住房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抑郁、家庭护理质量、心理弹性和锻炼自我效能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空间的独立影响因素(F=260.208,P<0.001)。结论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空间水平偏低,可通过提供良好的家庭康复护理、开展心理支持以及协助改善居住环境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空间。
  • 文献研究
    吴东, 刘华云, 刘阳, 朱小妹, 杨索, 郭俊晨, 许亚文, 谌永毅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9): 564-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9.009
    目的 系统评价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护理和相关健康文献的累积索引中关于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4年1月25日。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并使用R 4.3.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9篇,涉及3 066例患者,提取出8个影响因素,包括年龄[OR=0.924,95%CI(0.860,0.993),P=0.032]、造口并发症[OR=1.615,95%CI(1.211,2.154),P=0.001]、造口漏味[OR=1.501,95%CI(0.810,2.781),P=0.020]、社会支持[OR=0.830,95%CI(0.801,0.859),P<0.001]、自我效能[OR=0.707,95%CI(0.594,0.841),P<0.001]、医学应对方式[OR=1.234,95%CI(1.052,1.448),P=0.010]、身体形象改变的程度[OR=1.398,95%CI(1.066,1.833),P=0.015]、是否参加过造口人活动[OR=1.131,95%CI(1.042,1.228),P=0.003]。结论 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根据相关影响因素的不同特性制定出与个体相适应的综合干预措施。
  • 论著
    李勤云, 王君慧, 潜艳, 覃梦霞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6): 341-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6.003
    目的 探讨ADOPT护理模式联合呼吸训练导航干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2023年5月-6月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7月-8月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肺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ADOPT护理模式联合呼吸训练导航干预,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均高于对照组(t=5.913,P<0.001;t=2.616,P=0.010;t=3.317,P=0.001 ),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9.095,P=0.003 ),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t=5.071,P<0.001;t=5.309,P<0.001)。结论 将ADOPT护理模式及呼吸训练导航干预联合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中,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肺复张,缩短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
  • 虚拟现实与护理专题
    龚琪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7): 397-4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7.001
    目的 探讨非沉浸式虚拟现实锻炼项目在血液透析患者院内运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笔者所在医院2022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非沉浸式虚拟现实锻炼项目。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6个月,比较2组运动自我效能、平衡能力、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运动自我效能、平衡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均高于对照组(F组间=217.98,P<0.01;F组间=138.58,P<0.01;F组间=109.58,P<0.01; F组间=147.58,P<0.01;F组间=163.58,P<0.01),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F组间=195.48,P<0.01)。结论 应用非沉浸式虚拟现实锻炼项目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运动效能及运动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文献研究
    林璐琪, 陈亚丹, 洪雪珮, 陈丽娜, 肖琴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5): 308-3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5.012
    目的 总结预防外周静脉炎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循证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在WHO、GIN等6个指南网站检索相关指南和证据综合,在UpToDate和万方等7个中英文数据库补充检索系统评价和临床决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9篇系统评价和2篇临床决策,总结出药物、敷料、固定方式3个方面的13条证据。结论 外周静脉炎预防措施的最佳证据可指导临床实践,为减少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缓解患者痛苦,保障治疗的有效进行提供依据。
  • 新生儿护理专题
    张婷婷, 周丽英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5): 269-2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5.002
    目的 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父亲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NICU住院的236例早产儿的父亲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早产儿父亲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7.54±10.25)分,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为(25.28±5.66)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为(9.40±3.0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出生胎龄、早产儿父亲的文化程度、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是早产儿父亲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影响因素(R2=0.322,R2=0.307,F=21.806,P=0.021)。结论 早产儿父亲对于早产儿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偏高,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促进其身心健康。
  • 论著
    屈少花, 秦庆祝, 杜宜修, 李瑶瑶, 陈亚梅, 樊苗苗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4): 203-2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4.002
    目的 探讨电子健康素养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与益处发现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中文版益处发现量表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益处发现总分为(49.32±11.46)分,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为(24.50±3.89)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0.29±8.18)分。电子健康素养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与益处发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7,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36%。结论 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进而提高其益处发现水平。
  • 护理管理
    陈红, 李贝, 张春瑾, 钟浩, 刘静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5): 305-3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68.2024.05.011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骨科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3月进行的1 275例骨科植入物手术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4月-6月进行的骨科植入物手术1 023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骨科手术配合管理模式,干预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结果 干预组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清点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能有效实施骨科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的环节控制,显著提升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质量,同时降低术中清点意外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