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重症护理专题
  • 重症护理专题
    陈娟, 蔡喆燚, 蔡亚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转运接近失误事件的认知,为促进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3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资料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5个主题:(1)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转运接近失误的认知不足;(2)护士能力不足、制度执行偏差与突发情境压力导致危重症患者转运接近失误的发生;(3)ICU护士面对转运接近失误时存在恐惧、自责、感激与侥幸等复杂心理体验;(4)ICU护士常采用隐瞒、选择性求助等方式应对转运接近失误事件;(5)ICU护士危重症患者转运接近失误管理实践的障碍因素(人力资源配置不当或不足、护理管理者重视不够、未组织案例分析、非惩罚性上报机制有待完善)。结论 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转运接近失误事件认知有待提高,各级管理者需高度关注并不断优化ICU护士危重症患者转运接近失误事件管理系统和完善实践模式,以促进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有序、高效地实施。
  • 重症护理专题
    李珂欣, 牟春英, 李洁琼, 李文文, 韩娟, 郭柳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ORTCC模型的精细化管理在ICU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ICU收治的9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进行分组,将2023年7-9月收治的4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10-11月收治的49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常规管理,试验组实施基于ORTCC模型的肠内营养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相关指标、肠内营养达标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营养风险筛查率、规范喂养率及肠内营养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χ2=80.326,P<0.001;χ2=15.551,P<0.001;χ2=76.197,P<0.001),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ORTCC模型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规范护理人员肠内营养护理实践,提升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降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症护理专题
    贺斯麟, 李萍, 钱亚湖, 杨晓园, 刘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80例早产儿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照护能力、负性情绪及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t=-18.737,P<0.001),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8.895,P<0.001; t=17.733,P<0.001)。观察组早产儿身长以及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t=-8.146,P<0.001; t=-3.376,P<0.001)。结论 将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能够提高家属照护能力,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 论著
  • 论著
    李勤云, 潜艳, 覃梦霞, 董翠萍, 王君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幸福干预模型的绘画疗法在青年女性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2024年4-9月收治的40例青年女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肺癌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幸福干预模型的绘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923,P=0.018;t=2.479,P=0.018),心理弹性总分高于对照组(t=-4.282,P<0.001),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幸福干预模型的绘画疗法能减轻青年女性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心理弹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专科护理
  • 专科护理
    王春霞, 邓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体位管理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76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制动,观察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体位管理。比较两组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 两组术后脑血流速度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0.152,P=0.862;F组间=0.083,P=0.780;F交互=0.456,P=0.640),观察组术后排尿困难例数少于对照组(χ2=5.208,P=0.023),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2.450,P=0.017)。两组穿刺部位渗血及皮下血肿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体位管理可以改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排尿困难,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对脑部血流动力学及穿刺点渗血无明显影响,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
  • 专科护理
    吴青兰, 康江荣, 黄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自我效能、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t=6.885,P<0.001;t=9.581,P<0.001),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2.402,P<0.001;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5.352,P=0.021)。结论 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能有效减轻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专科护理
    吴婷婷, 路遥, 于红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熏洗联合舒适护理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武警安徽总队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复方黄柏液坐浴,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超声雾化熏洗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伤口疼痛评分、伤口渗液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伤口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2.570,P=0.013),伤口渗液程度轻于对照组(Z=2.254,P=0.024),舒适度高于对照组(t=3.402,P=0.001)。结论 超声雾化熏洗联合舒适护理可以缓解混合痔术后患者伤口疼痛和渗液,提升其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护理
  • 中医护理
    夏影, 陈潇, 夏智, 冷洁, 许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坐浴配合耳针在肛肠外科手术后创面水肿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盐城市中医院肛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配合耳针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疼痛介质水平、肛门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素E2、视觉模拟评分及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1.337,P<0.001;t=18.386,P<0.001;t=20.433,P<0.001),β内啡肽水平、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均高于对照组(t=-17.283,P<0.001;t=-24.586,P<0.001;t=-26.273,P<0.001;t=-19.527,P<0.001)。结论 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接受中药熏洗坐浴配合耳针治疗,可降低疼痛介质水平,减轻疼痛及水肿程度,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
    桂雨欣, 崔秋月, 韩叶芬, 彭佳丽, 王雪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索并总结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实施中医适宜技术干预的最佳证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中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实施中医适宜技术干预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9月10日。2名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证据整合。结果 纳入文献共计17篇,其中指南2篇、临床决策1篇、立场声明1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7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从中医古典引导术、针刺疗法、穴位按摩疗法、艾灸疗法、耳穴疗法5个方面汇总了20条证据。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是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水平的有效方法。医护工作者可充分考虑患者因素及临床情景,不断优化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措施,并加强其科学管理。
  • 文献研究
    孙枭雄, 张红梅, 王海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BSCO、Web of Science中关于聚焦解决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5篇文献,共涉及1 345例乳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SMD=-1.98,95%CI(-2.14,-1.82),P<0.001]、抑郁[SMD=-1.94,95%CI(-2.28,-1.60),P<0.001]、癌因性疲乏[SMD=-2.52,95%CI(-3.37,-2.25),P<0.00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MD=13.46,95%CI(11.43,15.48),P<0.001]、希望水平[MD=5.67,95%CI(4.91,6.43),P<0.001]和生活质量[SMD=4.81,95%CI(3.32,6.29),P<0.001]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能够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王雅静, 周一龙, 郭晶晶, 郭慧芳, 田云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2-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07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总分为95.00(89.00,102.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业状态、家庭月收入、疾病感知、自我效能、面对和屈服应对是肺癌术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R 2=0.537,调整后R2=0.506;F=17.253,P<0.001)。结论 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家庭月收入和自我效能低、疾病感知消极,倾向于采用屈服应对疾病的肺癌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以降低患者的消极感知,鼓励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水平。
  • 综述
  • 综述
    钟晓莉, 刘若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胃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中医护理技术在胃癌患者CRF干预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灸法、穴位贴敷、针刺疗法、中医传统功法等多种治疗手段在胃癌CRF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开展胃癌CRF患者中医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 综述
    温维光, 高英丽, 井慧淼, 杨妮, 翟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亚谵妄综合征是重症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容易造成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增加以及医疗成本增加等。本文从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心理因素和潜在危险因素方面分析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亚谵妄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亚谵妄综合征预测模型,以期促进医护人员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亚谵妄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了解,为制定合理的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个案护理
  • 个案护理
    张宏, 邓尚暇, 卢吉, 王旖斐, 余倩, 耿雨霖, 刘方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了1例宫颈癌术后Ⅲ期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过程。通过综合消肿疗法与肌内效贴扎技术的联合治疗,患者下肢水肿程度显著减轻,皮肤状况也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