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戴静恩, 蒋玲, 张彦, 毛辰蓉, 马成进, 李现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脱离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护理者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的潜在类别特征,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可分为低脱离组(45.45%)、中脱离组(35.45%)、高脱离组(19.10%)3个潜在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照顾时长、每日照顾时间、照顾负担及社会支持是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的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临床护理人员可以根据主要照顾者心理脱离不同类别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主要照顾者的心理脱离水平。
  • 论著
    颜丹青, 黄榕榕, 杜伟芳, 黄惠瑜, 陈小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价急诊护士灾害准备现状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质性研究、德尔菲法形成预测试版量表。于2024年9-10月选取福建省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10例急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共包括5个维度,23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9,量表总的重测信度为0.902。量表总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2,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5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11%。结论 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信效度良好。
  • 专科护理
  • 专科护理
    王珊, 雷晶, 程捷, 何细飞, 范雪梅, 张帆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自我效能、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钠尿肽原及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t=-5.478,P<0.001;t=39.378,P<0.001;t=-6.781,P<0.001),自我效能、运动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t=-7.829,P<0.001;t=-19.521,P<0.001),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t=24.398,P<0.001)。结论 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运动干预能增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提高其运动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专科护理
    唐文佳, 史亚伟, 胡万娟, 张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吞咽-摄食管理在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20例口腔癌术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60例。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达标理论的吞咽-摄食管理。采用口腔癌曼恩吞咽功能量表(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oral cancer,MASA-OC)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估两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并比较2组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MASA-OC、SWAL-QOL评分及TP、Hb、ALB水平均高于常规组(t=-4.856,P<0.001;t=-4.781,P<0.001;t=-5.237,P<0.001;t=-4.825,P<0.001;t=-5.425,P<0.001)。结论 应用基于达标理论的吞咽-摄食管理可改善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优化患者营养状况,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 专科护理
    蒋叶, 倪利丽, 姚汶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阶段康复锻炼应用于肩袖撕裂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肩袖撕裂术后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8例)与干预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干预组实施分阶段康复锻炼,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715,P<0.001;t=-3.196,P=0.002),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76,P=0.036)。结论 分阶段康复锻炼可促进肩袖撕裂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专科护理
    王珍, 朱杉, 林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参与儿童健康科普作品制作的真实体验,为优化儿科健康科普工作、提升护士科普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于2025年1-5月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26例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提炼并归纳主题。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参与体验(儿科护士角色优势、挫败感和压力、职业获益感)、创作困境(儿童适配性难、知识与技能创新短板、资源与成本限制、伦理与隐私保护风险)、支持与需求(培训需求、物质与协作资源支持、制度性保障与激励机制)。结论 儿科护士在健康科普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参与的积极性及专业优势的发挥需要突破技术限制并建立制度保障。医疗机构应通过制度赋能与技术培训,推动护理健康科普的发展。
  • 专科护理
    聂贝贝, 马丽霞, 蔡立柏, 王静杰, 刘真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首次复发患者的患病体验与感受。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3月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区的16例GMG首次复发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及7个亚主题:自我损耗明显(消极思维模式、健康促进行为倦怠)、复发症状识别困难(症状隐匿性、过度关注躯体症状)、延续护理需求待满足(疾病信息获取困难、运动指导欠缺、药物供应保障不全)。结论 GMG首次复发患者体验与感受包括自我损耗明显、复发症状识别困难以及延续护理需求待满足,建议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心理支持,提升患者症状自我监测能力,做好运动指导及药物保障,进而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 专科护理
    黄燕瑜, 张胜兰, 陈亚观, 黄婉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前馈风险控制护理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2月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馈风险控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680,P=0.006),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432,P<0.001;t=7.959,P<0.001;t=7.013,P<0.001)。结论 前馈风险控制护理能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 护理教育
  • 护理教育
    孔轻轻, 王丽娜, 李冰楠, 李晓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培训迁移及转化学习理论,深入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迁移困境根源,提出干预策略,为优化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7名肿瘤专科护士及8名护理教学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迁移困境包括认知-能力转化障碍(培训与实践脱节致知识重构困难);能力-资源动态失衡(需求超载与三重支持失能);评价-文化协同抑制(发展性评估断裂与反思生态抑制);文化-认知恶性循环(经验依赖固化与循证转化阻滞)。结论 应构建“认知转化-能力建构-评价革新-资源协同-文化重塑”五环干预策略,以批判性反思与情境化培训为核心,以改善患者结局为目标,通过动态反馈驱动的评价体系,结合跨学科协作与循证实践整合,协同构建支持性组织环境与创新激励机制,推动肿瘤专科护士从“知识接受”向“实践转化”的转型。
  • 护理管理
  • 护理管理
    刘桂霞, 李晓慧, 吴慧子, 童琍琍, 王玉萍, 唐文静, 丁秀芬, 余妹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介入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通过文献研究及半结构式访谈拟定介入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修订并确定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59%和96.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8和0.940,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85和0.282,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3和0.255。最终确立的介入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经济性6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介入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内容客观、全面,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作为介入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工具。
  •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
    金念, 王岚, 田航, 周金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椎体强化术后残余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强化术后残余疼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0月31日。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强化术后残余疼痛的影响因素为胸腰筋膜损伤[OR=3.40,95%CI(2.67,4.33)],椎体裂隙征[OR=2.94,95%CI(2.09,4.12)],低骨密度[OR=1.82,95%CI(1.27,2.60)],体质量指数降低[OR=1.08,95%CI(1.03,1.14)],骨水泥分布不满意[OR=2.17,95%CI(1.75,2.71)],术后并发症[OR=4.27,95%CI(2.86,6.38)],椎旁肌退变[OR=6.49,95%CI(4.03,10.47)],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OR=1.09,95%CI(1.04,1.15)],多个椎体骨折[OR=3.13,95%CI(2.07,4.73)]。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发生残余疼痛受较多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术后残余疼痛的发生率。
  • 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
    王冠东, 王海播, 王靓, 李文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河南省临床护士修订版皮肤撕裂伤知识测评问卷的常模,为评价临床护士皮肤撕裂伤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参考和标准。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5个地区的1 675名临床护士,以修订版皮肤撕裂伤知识测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分别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数常模、划界常模及分类常模。结果 河南省临床护士皮肤撕裂伤知识总分的均数常模为(12.63±3.74)分;总分的百分位数常模P25、P50、P75分别为10.00、13.00、15.00分;分别以±s±0.5s为界,建立划界常模,将河南省临床护士皮肤撕裂伤知识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水平;构建了年龄、性别、工作科室、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是否学习过伤口造口及失禁知识、是否学习过皮肤撕裂伤知识9个类别的分类常模。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河南省临床护士皮肤撕裂伤知识测评问卷的常模,可作为评估临床护士修订版皮肤撕裂伤知识掌握程度的依据。
  • 革新与经验
  • 革新与经验
    周琴, 唐桥杰, 陈娜, 何沐, 王雪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