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构建包含财政盈余的经常项目跨期理论模型,并采用 1991—2017年 65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检验了政策赤字对经常项目失衡的作用究竟是“双赤字”效应还是“双分离”效应。研究得出:财政赤字是经常项目失衡的重要原因,且两者存在显著的“双赤字”效应,也就是财政赤字增加会导致一国经常项目赤字愈发严重,反则反之。从而财政政策能够治理一国经常项目失衡问题,但各国经济特性不同,导致治理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浮动汇率制下的高贸易开放度、低政府债务国家的治理效率更高;固定汇率制下的低贸易开放度、高政府债务国家的治理效率更低。治理经常项目失衡,财政政策需要考虑生产率增长率的国家特质因子,如果特质因子较高,也就是一国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容易加剧该国经常项目赤字,此时不适合再采用扩张财政政策,相反,不适合采用紧缩财政政策,也就是治理外部经济失衡,财政政策的实施应该是逆经济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