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外热成像在铁路行车安全
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
尹仕任; 周本宽; 张春迎 |
西南交通大学 工程科学研究院 成都 610031 |
|
|
摘要 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 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有效地防止在了望条件不好的情
况下, 列车与线路上的障碍物发生冲突。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几种红外探测方法, 对扫描
式热成像技术应用于铁路行车, 并组成安全监控系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拟解决提速
后的列车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行车安全的问题。
|
|
关键词 :
红外成像,
行车安全,
图像识别,
铁路,
提速
|
Key words:
NULL
|
|
[1] |
张东卿, 薛元, 罗强, 刘菀茹, 郑永飞. 水平加筋体加固岩溶路基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9, 54(2): 336-342. |
[2] |
文超, 李忠灿, 黄平, 汤轶雄, 蒋朝哲, 高磊. 高速铁路初始晚点致因-影响列车数分布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6): 1261-1269. |
[3] |
郭一诗, 余祖俊, 史红梅, 朱力强. 基于均匀化方法的无缝线路过渡段多尺度建模[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6): 1157-1165. |
[4] |
李赛飞, 闫连山, 李洪赭, 郭伟, 张卫军, 刘清涛.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的分析测试与可信防御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6): 1130-1136,1149. |
[5] |
谢强, 支希. 张力对接触网系统风振响应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5): 1009-1016. |
[6] |
熊杰. 我国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式及演进探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5): 879-885. |
[7] |
代丰, 刘学毅, 朱颖, 汤普森·代维, 杨吉忠. 基于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的钢轨波导特性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5): 951-957,1016. |
[8] |
王强, 李柏林, 侯云, 范宏. 一种改进的LBP特征实现铁路扣件识别[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5): 893-899. |
[9] |
勾红叶, 石晓宇, 周文, 康锐. 铁路大跨T形刚构桥车桥耦合振动与动力性能[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4): 679-686. |
[10] |
李小珍, 赵秋晨, 张迅, 杨得旺. 高速铁路半封闭式声屏障降噪效果测试与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4): 661-669,755. |
[11] |
马晓川, 王平, 王健, 徐井芒. 高速铁路磨耗车轮与60N钢轨静态接触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4): 741-747. |
[12] |
庄河, 李文新, 殷勇, 张永祥, 文超.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调度指挥协同性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3): 467-473. |
[13] |
李浩, 赵国堂, 范丁元, 范登科. 面向GIS应用的铁路工程三维信息模型数据交换方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1): 197-205. |
[14] |
钟阳龙, 高亮, 侯博文. 不同植筋方案纵连板轨道砂浆层抗剪性能分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1): 38-45,63. |
[15] |
杨新安, 郭乐, 王树杰.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有控注浆技术现场试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1): 15-22. |
|
|
|
|